开源是当今社会最伟大的社会创新活动,挑战数千年以来物理世界独占排他社会安排,也超越了现有理论框架及认知范围。开源需要“破圈”,需要从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及社会学角度认识开源,时代需要懂代码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。
协会自成立以来,致力于推广开源创新教育,组织了多场活动,如2020年11月发布《中国开源创新社会工程倡议书》、2023年3月举办的全国高校新商科开源创新教育研讨会等。此外,协会积极转化产学研成果,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内率先落地“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”微专业,2024年9月正式开课。
4月26-28日,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国锋、秘书长朱其罡参加以“开源教育:使命、挑战与发展”为主题的第十二期CCF秀湖会议,围绕“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”做分享。
秀湖会议“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”背景
开源教育既包括开源技术的使用、开源项目的贡献、开源社区的发展三个层面的“为开源而教育”(Education for Open Source),还包括将开放式协作的思想方法融合到现有教育教学中去,产生更加广泛普适性价值,所谓“用开源来教育”(Education by Open Source)。
“开源通识和普及教育”这个命题,既可以从上面两个视角进行看待,还可以从不同的人群(大、中、小、学)、专业(文、理、工、管等)进行细分,因此可以产生无数种可能性。按照王怀民院士的说法:“开源教育的第一重境界,就是数字时代学术交流新形态,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学科都关心的命题”,因此,本Session 将从一个通识普及、以及跨学科的视角探讨开源教育的可能性。
张国锋:
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:认知-理论-方案
一、加强开源理论构建,增强对开源价值及重要性的认知
研究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,找出真问题。
开源是伟大的社会创新实践,意义深远,利益、观念、文化、价值观冲突,需要强大的推手和领导。开源教育要同开源社会运动规律、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、开源创新国际合作等重大社会实践结合起来。
建议推动多学科合作,构建数字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,在正确理论指导下,形成正确认知,增强行动的自觉性和前瞻性。
二、加强经管法高校开源教育
开源是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,关乎数字世界制度安排、规则及标准主导权。开源已经远远超越了技术范畴,涉及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社会学、政治学多学科。
三、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以开源理论构建、经管法开源教育为抓手,推动上海开源创新国际合作
开源核心是制度创新。在上海做试点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
朱其罡:
开源纳入学术评价的推进路径探讨